肉類食物是我們日常餐桌上不能少的食物之一,也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但是,小伙伴們對我們日常常見的幾種肉類都熟悉嗎?知道他們的優點嗎?到底怎么選?怎么吃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下。
豬肉—蛋白質補充來源
豬肉不僅含有優質氨基酸,也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豬肉是大眾補充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能提供人體一天所需的活力,維持人體正常運作。豬肉也含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能給與充分的動能。此外,豬肉也是很好的補充鐵質來源,可以有效補血、改善貧血,除了必要的脂肪酸外,豬肉也含有亞麻油酸,花生酸和次亞麻油酸;含有以磷、鐵為主的豐富礦物質,且容易被人體吸收。
另外豬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其中維生素B1含量多于其他肉類,含有的維生素B2、泛酸和煙堿素也高于其他肉類,最重要的是,這些營養素在經過加熱煮熟之后,流失率也很低。
日常生活中在選購豬肉時,要注意:看顏色,顏色為淺紅色;看紋路,豬肉的肌理紋路要清晰;用手稍微按壓肉的表面,要結實有彈性。

牛肉—補身強身
牛肉一直是營養師推崇的補充蛋白質的來源,因為它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其中的氨基酸組成更符合人體的需要,手術或大病后的人吃牛肉或者牛肉湯,可以快速修復身體組織,而且牛肉所含有的鐵質也能為身體補血,改善貧血的癥狀。牛肉很適合作為成長發育中孩子的營養輔食,能夠促進發育。牛肉里含有肌氨酸,可以促進肌肉發育,使身體更有力量。對于一般成年人,牛肉中的肉堿有助于代謝身體脂肪,支持肌肉率增加。
牛肉營養豐富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纖維比較粗,對于老人和小孩來說,不好消化,所以煮燉時間一定要足夠,使牛肉塊軟嫩,此外切割牛肉的方式也很重要,要逆紋切,不要順紋切,這樣比較容易煮爛。 日常生活中在選購牛肉時,要注意:看顏色,要均勻的紅色,而且有光澤;味道聞起來不能有胺味或酸味;稍微摸一下肉的表面,要有彈性,而且不會黏黏的。
羊肉是很受歡迎的肉類,因為它的脂肪含量不僅比牛肉和豬肉少,而且膽固醇也少于豬肉和牛肉。雖然吃起來是羊膻味,但只要料理過程中加入蔥片或者辛香料就可以去除。以肉類的營養素相較,羊肉所含的各種蛋白質氨基酸,多過豬肉、牛肉和雞肉。但是要注意的是羊肉的氣味比較重,人體消化負擔比較大,所以腸胃不好的人要適量吃。牙痛、感冒、水腫的人,以及中暑的人不要吃羊肉,會加重癥狀。
日常生活中在選購羊肉時,要注意:看顏色,顏色為暗紅色;用手摸,感覺沒有黏黏的才是新鮮的羊肉。

雞肉—降低壞膽固醇含量
雞肉是很普遍的滋補食物,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D、維生素K和鈣、鐵、銅等礦物營養素,其中最重要的營養素是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質,可以促進幼兒以及青少年成長發育,并補充老人的體力,而產婦和大病后虛弱的病人,也可以從雞肉中補充體力。
雞肉里的維生素A,對于視力健康保養很有助益。雞肉油脂中含有較多油酸和亞麻油酸都屬于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人體中壞膽固醇的含量。 日常生活中在選購雞肉時,要注意:觀察雞皮的毛孔,較粗大的比較好;雞肉的顏色要黃白色;雞皮摸起來不會黏黏的;聞起來沒有異味。 鴨肉是蛋白質含量豐富但脂肪含量適中的肉類,尤其鴨肉的脂肪分布均勻,容易被人體所消化,其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也比畜肉多,吃了不必擔心增加體內膽固醇負擔。 鴨肉屬于寒性食物,料理時要搭配一點熱性食材平衡一下,例如蔥、姜、蒜等,這樣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也更容易吸收到鴨肉的營養。
日常生活中在選購鴨肉時,要注意:鴨肉聞起來沒有腥味或異味;看鴨肉的表皮,應有光澤;用手按壓,應有彈性;看外觀,整只鴨沒有外傷。 看完是不是了解超級多,每種肉類都有其不同的好處,所以大家在食用時要注意各種肉類交替食用,這樣才能均衡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