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境內可食肉類中被發現存在大量耐藥性細菌。西班牙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盧戈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以評估腸桿菌科(包括大腸桿菌)的存在情況以及它們的抗生素耐藥性水平。這些細菌非常危險,會導致人類感染后患嚴重疾病,例如敗血癥或尿路感染。該研究發現,在歐洲一些超市采集并檢查的肉類樣本中,有40%存在多重抗生素耐藥性大腸桿菌。該研究結果于今年4月15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大會 (ECCMID) 上公布,令人震驚。
??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是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獸醫和農業醫學中過度和不恰當地使用抗生素已經使得細菌變得越來越強大,對藥物的抵抗力也越來越強。統計數據顯示,抗生素耐藥性感染每年導致全球約70萬人死亡,2020年僅在歐洲就有3.6萬人為此死亡。
??據悉,研究人員分析了2020年期間在一些超市隨機抽取的100包肉類,其中包括25包雞肉、25包火雞肉、25包牛肉和25包豬肉。分析表明,73%的產品含有在食品安全范圍內的大腸桿菌。然而,幾乎一半 (49%)受到多重耐藥性大腸桿菌菌株的污染,因此感染人類并致病的風險很大。研究人員在100個檢查的肉類樣本中(7個雞肉、2個火雞肉、1個豬肉)分離并鑒定了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一種革蘭氏陰性菌)。
??雞肉和火雞肉是受多重耐藥菌污染最嚴重的肉類。在分析的100種產品中,有40種含有多重耐藥性大腸桿菌,包括產生廣譜β-內酰胺酶 (ESBL)的菌株,這種酶能夠賦予對最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例如青霉素、頭孢菌素和單菌酰胺氨曲南。這些多重耐藥細菌在68%的火雞樣本、56%的雞肉樣本、16%的牛肉樣本和12%的豬肉樣本中被發現。很明顯,家禽是受污染最嚴重的肉類。研究人員稱,這可能是由于飼養和屠宰方式的差異造成的。
??除此之外,所分析的肉類樣品中有27%含有潛在的腸外致病性大腸桿菌 (ExPEC) 菌株。這些細菌可引起胃腸道以外的疾病,如尿路感染,被認為是成人敗血癥或菌血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新生兒腦膜炎的第二大常見原因。
??專家表示,除了家禽以外,牛肉和豬肉也會被污染。通過這項最新研究,他們表明其他類型的肉類,如牛肉和豬肉也可能受到污染并具有潛在危險。出于這個原因,他們希望盡快對肉類中的抗藥性細菌水平進行定期檢查。最好的辦法就是歐洲各國建立監測實驗室,以便及時檢測農場動物和肉類中的高風險細菌,并限制使用抗生素。其次,減少農場對食用動物的疫苗注射,以減少食用動物中特定多重耐藥菌和致病菌的存在,將降低消費者被感染的風險。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