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塞爾維亞《政治報》報道,塞爾維亞總理阿娜·布爾納比奇當地時間周三(8日)表示,她希望塞爾維亞今年年底前能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這對中塞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塞阿兩國能在2023年完成自貿協定的談判,這對雙方而言都非常很重要。一般而言,簽署自貿協議的第一年相關國家間的合作規模就會增加三到四倍。
報道稱,布爾納比奇當天出席第30屆科帕奧尼克商業論壇(KBF)閉幕式時說:“我相信我們將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議,我希望我們能在今年年底前談判并簽署該協議,擁有了自貿協議的我們會變得更加強大。”《政治報》此前曾指出,一般而言,簽署自貿協議的第一年相關國家間的合作規模就會增加三到四倍。”
布爾納比奇給出一個數字,在過去十年間,塞爾維亞對中國出口增長了153倍之多,這使得中國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
塞爾維亞統計局的貨物進出口數據顯示,2022年,塞對華出口牛肉金額1389.0萬美元,上年同比增加1.3倍,占同期塞對華出口的比重1.19%,占塞牛肉類商品出口的96.0%,占塞肉類出口總額的11.9%;出口量3018.4噸,上年同比增加64.8%;輸華牛肉品種增加到4個。
從品種看,塞冷凍去骨牛肉(月齡12-24個月,塞海關編碼0112220)對華出口1835.6噸,金額1172.7萬美元,去年同比增加1.4倍,占塞對華出口總額的比重1.01%;冷凍帶骨牛肉(月齡12-24個月,海關編碼0112120)對華出口820.5噸,金額141.1萬美元,與2021年對華出口額(4.4萬美元)相比出現劇增,占塞對華出口總額的比重0.12%;冷凍帶骨其他牛肉(月齡24個月以上,海關編碼0112190)出口338.2噸,金額60.1萬美元,去年同比減少47.4%;冷凍去骨小牛肉(月齡8-12個月,海關編碼0112210)24.1噸,金額15.3萬美元,實現首次對華出口。
據塞國家廣播電視臺(RTS),塞爾維亞財政部長西尼沙·馬利當天出席該論壇時也指出,塞爾維亞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維持現有宏觀經濟政策,其中就包括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和通過自貿協定鼓勵出口。為此,塞爾維亞正在努力和中國、韓國、埃及和阿聯酋達成上述領域的協議。
俄烏局勢對塞經濟、能源、供應鏈等造成重大沖擊,但馬利表示,塞爾維亞政府保證了居民糧食和能源的供應,保持了高就業率,去年失業率也創下平均9.4%的新低,“這使我有權利說,我們將在明年冬天同樣取得成功”。
據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去年援引塞《消息報》指出,塞爾維亞從2022年7月開始準備中塞自貿協定草案,塞財政部牽頭負責籌備工作組。馬利當時指出,該協定將提高塞爾維亞經濟的競爭力,促進出口增長,并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新投資打開大門。目前,塞爾維亞主要向中國出口金屬和木材等原材料。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增加塞肉類和肉制品、葡萄酒和其他酒精飲料的出口。
塞爾維亞工商會戰略分析部主任助理斯塔尼奇對該報表示,協定的定義應該更廣泛,除了貿易之外,還應該包括投資活動。這意味著協定應該就來塞的中國公司雇用塞爾維亞工人,以及將塞爾維亞供應商納入中國公司供應鏈達成一致。塞經濟學家尼科利奇估計,與中國的自貿協定將極大地刺激那些將在塞進行大規模投資生產的企業,主要是外國投資者。
部分轉載自:觀察者網訊(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