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2456萬噸,同比增長2.5%,其中豬肉產量增長1.9%。一季度末,生豬存欄43094萬頭,同比增長2.0%;一季度,生豬出欄19899萬頭,增長1.7%。
一季度生豬供應比較充裕,生豬市場也出現較長時期的弱勢下跌行情,1-3月國內生豬價格均價14.98元/公斤,去年四季度(10-12月)生豬出欄均價23.14元/公斤,一季度豬價環比回落8.16元/公斤,跌幅35.26%,養殖利潤也由贏轉虧,根據最近的一周數據看,自繁自養周均虧損200.14元/頭,外購仔豬在當前豬價下虧損462.04元/頭。
一季度出欄量近2億頭,為近年單季的高峰
2023年一季度出欄量生豬出欄19899萬頭,2022年一季度出欄量19566萬頭,今年同比增長1.7%,比2022年四季度出欄量17965萬頭增加1934萬頭,環比增幅達到10.76%。一季度出欄接近2億頭,是自2018年來單季出欄量最高的一個季度,僅次于2018年一季度的出欄量19983萬頭。
2022年是生豬產能持續調整、優化的一年,雖然2022年二季度能繁母豬存欄量較2021年二季度有所下降,但是種群結構優化,加上集團場擴產,整體產能效能提高,下半年生豬產能持續恢復,2022年8月之后二次育肥進場積極,散戶挺價壓欄情緒較強,年底生豬出欄供應過剩壓力比較突出。
2023年1月春節前競爭出欄壓力大,前期散戶壓欄的豬源被動認價出欄,市場甚至出現踩踏現象,春節之后,北方山東、河北等多地出現非瘟疫情,一些豬源提前被動出欄,進一步增加了出欄供應壓力。
去年四季度,市場壓欄及二次育肥活躍,整體出欄的體重逐漸增加,增加了豬肉供應壓力,從豬肉產量來看,今年一季度全國豬肉產量達到1591萬噸,比去年同期產量1561萬噸比增長1.9%,而比去年四季度1391萬噸比則增幅達到14.31%。
由于出欄量和出欄體重增加,實際豬肉增幅較生豬出欄量增幅仍高出3.55個百分點,在豬多肉多的壓力下,一季度豬價和肉價雙雙呈現持續走弱。
存欄量暫時下降,但基礎產能仍然充足
一季度出欄較多,2023年一季末存欄量降至43094萬頭,從存欄量的絕對值來看,較正常年份的2017年底時存欄略低0.50%,中期供應壓力稍有些緩和。目前存欄量與去年年底45256萬頭相比減少了2162萬頭,側面反映一季度新生仔豬補充數量比下降,這主要與冬季仔豬腹瀉等疾病較往年多發 有關,半年之后也就是三季度的豬源出欄預期階段性有所減少,豬價或受到一定支撐。
1月、2月能繁母豬存欄連續2個月下滑,2月能繁母豬存欄4343萬頭,比去年12月底減少47萬頭,降幅1.07%。市場多因非瘟等被動去化,主動淘汰意愿不強,二元后備母豬比較充足,損失量很快得到補充,目前能繁存欄量相當于保有量的106%,遠期豬源供應仍比較充足,對豬價后期上漲空間帶來牽制。
一季度豬源出欄量較大,豬價和肉價都被被壓制在低位運行,養殖端和屠宰端均處于虧損運行。4月豬價繼續弱勢下滑,臨近下旬,豬糧比跌至5.0也就是政策收儲的臨界點,養殖端抗價情緒激發,豬價出現一定反彈。五一節到來,市場挺價信心較足,預期豬價仍有小幅提升空間,但之后預期還會回落。
從遠期來看,5月是仔豬季節性補欄時期,二次育肥也有再次進場可能,加上經濟繼續向好,消費需求還有提升空間,對豬價帶來一定提振。但豬源供應較足,屠企凍品入庫水平已經升高,后期逢高入庫操作就會減少,甚至會出現逢漲靈活出凍品反向操作,對豬價反彈帶來牽制,小編認為,5月豬價預期區間震蕩博弈為主,但價格重心預期比4月有所提升。
本文轉載自:我的鋼鐵網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