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農業部(USDA)5月19日公布消息,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家屠宰廠發現了一起非典型瘋牛病(BSE)病例。美農業部稱,該頭病牛是一頭大約年齡約為五歲的肉牛,此前從未進入過屠宰渠道,因此并不會對美國的食品供應或人類健康構成風險,預計這一病例不會對美國牛肉貿易產生任何影響。
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APHIS)國家獸醫服務實驗室(NVSL)證實,該病牛身上存在的射頻識別標簽與田納西州的一個牛群有關。APHIS和南卡羅來納州和田納西州的獸醫官員目前正持續調查以便收集更多信息。
歷史資料顯示,這是美國第7次發現BSE病例。在此前的6個案例中,2003年出現的第一個案例是一個從加拿大進口的母牛典型瘋牛病案例;其余的都是非典型(H型或L型)病例。資料顯示,非典型瘋牛病BSE通常發生在年齡較大的牛中,在牛群中較為少見且具備自發性。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此前將美國確定為BSE可忽略風險國家,表明美國瘋牛病風險處于全球最低水平。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為本次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發現的病例在所有牛群中以非常低的比率自發發生,且一般非典型瘋牛病病例不影響官方對BSE風險狀態的認可,因此認為美國本次BSE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美國目前共有605家輸華牛肉工廠。2020年至2022年美國年度牛肉總出口量分別為4.37萬噸、15.38萬噸和15.45萬噸(根據美國農業部對華出口數據,按中國海關到港量數據,2020年美國牛肉到港量2.8萬噸,2021年14.4萬噸,2022年17.7萬噸)。2022年對美牛肉進口量占中國進口牛肉總量的6.6%,是中國第六大進口來源國。
中國政府對發生瘋牛病國家牛肉產品進口一直持高度謹慎態度。今年2月20日巴西帕拉州發現一起非典型瘋牛病病例,隨即巴西宣布自主暫停對華牛肉出口,禁期長達一個月。
目前海關總署暫時未對美國發現瘋牛病這一事件做出回應,浙頭牛將密切關注后續海關總署是否對美國牛肉進口采取進一步行動。
更多肉類行業資訊,敬請關注浙頭牛。
本文轉載自:牧集終端 原文鏈接